“你这孩子,还有完没完?”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号啕大哭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径直往前走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孩子见状愈发哭的大声,还走到妈妈前面挡住妈妈的路,妈妈看到孩子挡住便连拉带扯的大声问孩子:“你有完没完?”显然妈妈已经开始抑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了,虽然不清楚后来她们的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但对于小女孩的伤心和委屈,她的妈妈应该不会耐心的倾听她吧。
这一幕勾起了我的回忆,记忆中做错事的时候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提高音量”责备我,无论事情的对错,好像只有当他们发完自己的脾气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对于我的情绪,似乎从来没有顾及到,导致现在的我说话总是底气不足。
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不自觉的提高声音,用声音高低让孩子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
当父母看到孩子“小脾气”多,做事情没耐心,情绪化严重时,一定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影响。父母一定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榜样。
低声教育养出自信的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时,“低声教育”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轻言轻语可以使人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放松下来,有利于沟通。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很大,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父母一肚子气,孩子也不开心,长此以往也会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大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低声教育”孩子?
1. 家长应遇事冷静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大人的想法去做,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站在孩子角度考虑,克制自己无益的脾气。
2. 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
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对话
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尊重他,鼓励他。家长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独立思考自己的做法。
3. 批评孩子时把音量降低几度,语速放慢
小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在发脾气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语速,你会发现,不急不躁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更加放松。
4. 先肯定后批评
这样既能帮家长控制怒火,也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一上来就批评,孩子会觉得委屈,时间长了很容易会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
5. 轻言轻语,不伤害孩子自尊心
把姿态放低,跟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不随意发泄对孩子的情绪,不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