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教育创新杂谈》。大意是质疑当时把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简单等同于教育的现代化,把以信息数据、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使用频率当作教育创新的做法。 那个时候,多媒体“课件”是个新东西,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你追我赶地花钱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多城市的教育局和学校都给教师下达了强制培训和硬性指标考核的任务。
有的地方将每周教师使用ppt课件数量作了具体规定,一时间热闹非凡。大有数字化了,多媒体化了,教育就现代化了之势。
人微言轻,并无甚反响。钱越花越多,设施越来越先进,课件ppt越用越频繁。但,课堂还是那个课堂,依然是教师的表演,学生的配合。依然学生质疑、提问。总之,教育还是那个金玉其外的教育。
“以不变应万变”
令我吃惊且非常不解的是,20年过去了,教育技术手段确实很现代化、高端化了。我所在的城市,中小学教学设施数字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可整体看,教育教学依然停留在原地。
听说沿海的中小学教育要现代许多。后来,我去过许多沿海的中小学参观、学习、考察,感觉与内地大同小异。课堂上依然看不到学生质疑和提问。 我长期体验和观察的结果是:教育技术装备上的数字革命,并未带来教育者(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观念、思想上的与技术相匹配的进步。
从课堂教学上看,方法陈旧,说教意味浓厚,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很少,大量的课堂教学中看不到学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值、讨论价值的问题。概括起来说:从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看,依然是相当落后的。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并未使我们的教育者脱胎换骨。(当然,我这样说是从总体上看的,并不包括极少数的学校、教师真正能从技术进步中受益者)。
过往但不过时的——现代教育教学
这反倒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念高中时候的生物课。那时我16岁不到,有一堂高一年级的生物课迄今难以忘怀。 我们的生物老师那堂课教细胞结构。他叫我们三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大坨细黄泥,我们边听她讲授,边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用黄泥制作细胞模型。老师一手拿着细胞模型讲着,同时另一只手在黑板上画画写写。
我们一边做,一边在模型的相关部位涂抹不同颜色,每组有一位同学还得负责做好记录。不时地有同学向老师提出疑问:比如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吗?有无例外? 又比如,既然我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要是我看到别人总想到看到的是一对细胞怎么办?我们的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与大家探讨。看得出来,老师非常喜欢大家提出问题,哪怕问得很搞怪。 最后,老师用了大概五分钟左右进行总结。我印象中,第二次上生物课的时候几乎所有同学都能比较准确地复述细胞的结构。
我想,这就是动手的好处,不仅能让你理解、记忆深刻,而且,连班上最“捣蛋”的同学都能学得津津有味。